● TIP 4 >> 鼓勵病人參與病友支持團體
|
社會上有很多醫療機構或是民間團體均有開辦所謂的「病友支持團體」,例如:糖尿病友支持團體、鼻咽癌病友支持團體、乳癌病友支持團體、失智症病友支持團體、康復之友會等等。透過病友間的經驗分享,可以學習到適應疾病的技巧,家人也可以學到如何照顧病人的方式。病友之間彼此互相情緒支持與打氣鼓勵,可以讓病人跳脫自怨自艾的情境,獲得更多同儕支持與情感慰藉,建議可以鼓勵病人走出封閉的病房或是住家,積極參與此類的支持團體。(病友團體列表)
● TIP 5 >> 轉移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
|
病人長期處於苦悶封閉的照護、療養、復健階段裡,可以試著替病人找到一些外在的刺激,讓他們能夠轉移對病痛的注意力,找到另外一種放鬆與調適身心的方式。
適合病人的活動,在靜態部分,可以依照病人的喜好跟身體狀態,讓他們寫寫書法、繪畫、做手工藝、閱讀、影片欣賞、下棋、寫作(透過書寫宣洩情緒)、進行足浴等等。
在動態活動的部分,在病人身心狀態容許的狀況下,可以讓病人進行園藝活動、飼養寵物、參加體能活動(例如:練氣功 甩手功)、唱歌、進行簡單的戶外活動(例如:散步)、參加宗教靈性活動(例如:禱告、唸佛、唱詩、參加禮拜等),這些活動可以讓病人走出封閉的病房或病榻,透過一些活動的參與,為苦悶的生活注入活力、希望與陪伴,提供病人心理支持力量。
針對一些有「特殊需求」的病人,專業人員(例如:諮商心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會評估病人的身心狀態及需求,安排病人接受一些非藥物的治療,或安排一些具有「功能性」的活動。
”爸,謝謝您撫養我長大,讓我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養育我的過程中,您跟媽媽一定吃了不少苦吧!能當您的女兒,真是我的福氣耶!”
▼本文同步刊登於海豚灣部落格《陽光 ‧ 希望 ‧ 愛飛揚》:連結
▼延伸閱讀:【SNG連線】家屬支持團體──戲劇治療工作坊 (2013/03/22) (站長參與張嘉容老師的戲劇治療)
【SNG連線】當語言治療師 遇見 舞蹈治療師 (2013/03/12) (站長參與程芝鳳老師的舞蹈治療)
▼站外連結:藝術治療,把陰影塗成彩虹──遠見雜誌
淺談生命回顧於安寧臨床之應用──安寧照顧基金會
芳香療法及健康照護──國科會科普知識專欄
手術前心理照護計畫對癌症病患的重要性──台灣癌症防治網 (有介紹肌肉放鬆訓練)
日本的森林治療 (目前日本有超過40個森林治療場所,森林步道是可以讓輪椅移動的)
有些非藥物治療需要有專業證照者才能施行(例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芳香療法及砂遊治療),諮商心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不一定會施行以上的治療,但他可以透過轉介的方式,把病人轉介到適合的場所,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芳療師及砂遊師…等專業人員依照病人的狀況提供各種有目的、有計畫的治療、服務與輔導。
1.音樂治療:透過音樂活動的體驗,可幫助病人消除壓力、情緒宣洩,讓病人獲得身心放鬆,促進疾病的康復。 >>治療師經驗談 >>參與治療者經驗談
2.園藝治療:藉由園藝栽種的過程,幫助病人放鬆心情、舒緩壓力、減低對疾病的恐懼感,並增進生理及心理健康。 >>治療師經驗談 >>參與治療者經驗談
5.攝影治療:用影片說故事,幫助病人與相片中的生命對話,協助病人回顧及統整人生,創造生命價值以及領受愛與關懷。 >>治療師經驗談 >>參與治療者經驗談
6.生命回顧:可以透過書寫(寫日記或回憶錄)、口述、紀念品或家庭相片,幫助病人回到過去生命經驗,用客觀的角度看待生命中的事件,重新調整對生命的覺察,修正一些錯誤的認知或觀念,學習放下或釋懷。 >>帶領者經驗談1 >>帶領者經驗談2
● TIP 6 >> 耐心的陪伴
|
親情的慰藉是病人戰勝疾病很重要的力量,尤其長期生病的人在內心世界裡特別容易感到孤寂、不被人理解,如果能有親人陪伴在旁,會使病人獲得極大的安慰。但有時候陪伴病人的時候,家人往往不知道該怎麼陪伴病人,該說什麼或是該做些什麼,以下列舉幾項我陪病的時候,最常跟我爸做的事情。
1. 陪同病人就醫
陪同我爸看醫師、進行化療、接受復健,幫助他向醫師詢問相關的治療問題,仔細聆聽及記錄醫師給的資訊,再用我爸可以理解的語言跟他說明,幫助我爸澄清一些對診療過程不必要的誤解(例如:為什麼我爸腹水脹得很痛苦,但醫師卻不願意頻繁地幫他抽腹水)。
2. 陪病人聊天
聊天不只是對對方說話而已,而是和對方談話交心,並給予某種程度的情感支持。要讓病人打開話題、願意聊聊心情,可以請教病人一些他們過去擅長的事情,例如:以前的工作經驗、生命中最深刻的事情、值得提起的特殊專長…等等,讓他們可以透過這樣的話題開始滔滔不絕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重新回顧與經歷過去輝煌的經驗和成就。
”爸,您歌唱得好好聽,聽說您年輕的時候,還參加過歌唱比賽、得過大獎,
那是怎樣的狀況,可以說來聽聽嗎?”
”爸,您真厲害耶!到現在歌聲還是這樣動聽,令人陶醉,聽您的歌真是一種享受~您當年是怎麼練習歌唱技巧的?”
”爸,您煎的牛排超好吃的,您是怎麼磨練您的廚藝,可以煮出這麼多好吃的菜,讓我從小到大都吃不膩?”
”爸,謝謝您撫養我長大,讓我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養育我的過程中,您跟媽媽一定吃了不少苦吧!能當您的女兒,真是我的福氣耶!”
這樣的聊天不但可轉移病人身體不適的感覺,同時可以肯定他們的存在具有意義與價值感。
3. 與病人重新回顧生命
所謂的「生命回顧」就是藉著聆聽病人回顧自己的生活史,協助他找出其中的意義來,這是幫助病人找尋個人生命意義很好用的一種方式。
例如:找出家庭歷年來所拍的相片,跟我爸討論相片中的時空背景、這張照片有沒有怎樣的故事、當年有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生命中最難忘的人事物或是人生關卡、這樣的事情對你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你當年怎麼樣去突破人生的瓶頸、如果再重新經歷一次這樣的過程,生命會不會有什麼不同的發展?…等等。
”爸,年輕的您英俊挺拔,真難想像您也曾經陷入生命的低谷裡,
可以說說當年是怎樣的狀況嗎?您是怎麼努力白手起家、創造現在的成就?”
”爸,相片中的這些伯伯叔叔現在都已經不在了,當年您們一起當兵的時候,
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可以說說呢?”
”阿木伯當年也是因為大腸癌而過世了,如今再看到他的相片,您一定感觸很多吧!
您跟阿木伯是怎麼認識的?他的過世對您有什麼樣的影響?您怎麼看待他的生病以及死亡?”
”爸,看到小時候穿開襠褲、正在學習走路的我,到如今已經變成可以獨當一面、
獨立自主的成人,不用再讓家人擔心,謝謝爸爸您辛苦扶養我長大,
不知道您對我還有沒有什麼期望或是想對我說的話呢?”
也許在回顧往事的過程中,病人一開始會意氣風發、愉悅開心地回憶著昔日的豐功偉業,但是講著講著,最後也許會說:「啊!以前都很好,可是現在……,唉!」反而給予病人現在不如以往的落寞與嘆息。
關於這種今昔對比的落寞情緒,很多病人在生病之後都會有這樣的感慨,當他又這樣說的時候,你可以立刻同理他的心情,讓他知道你懂得他心裡的苦,方式就是引導他抒發他的情緒,把這樣的感慨都一一說出來。
”爸,我聽您這樣說,感覺您充滿濃濃的失落(拍拍他的肩),很懷念當年身體還健康的時候,
如果不要生這場病的話,也許人生就不一樣了。”(同理心情)
”如果沒有生這樣的病,您覺得您現在會是怎樣的狀況?”
”有哪些是以前想做,但後來卻做不到的事?”
(幫他找出可能會有遺憾的地方,例如:本來想去環遊世界,現在卻去不了了)
”如果人生可以再次重來,您覺得您會注意避免哪些事情不要發生?”
(也許他會有一些怨恨的地方,幫他抒發出來)
”生病前跟生病後,您覺得生活改變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了解他生病後,哪些因素造成他的不便,這就可以問得出他的需求在哪裡?)
原則就是引導他說出生病這件事對他有哪些的影響?包括:好的影響(開始懂得家人的重要、開始關心自已的健康)或是不好的影響,試著幫他把生病這件事賦予一個正向的意義,例如:生病之後有更多時間可以跟家人相處;生病之後感受到家人及親友的關心跟支持;生病後可以好好休養生息,不用再過著沒日沒夜的加班生活…。
有時候陪伴病人,我們都以為要一直給病人建議、安慰或是指導(教他該怎麼做),但其實「傾聽」是最好的療癒方式,抑鬱的心情只有透過傾訴才能獲得紓解。所以你不一定要一直滔滔不絕地說話,有時候靜靜地陪伴、做一個打開「心靈」聆聽的人很重要~(不只是打開耳朵唷!)而這也是病人最需要的陪伴與慰藉。
有鑑於太多的朋友面臨不知道該怎麼跟病人溝通的難題,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病後人生》愛,就是真誠地傾聽~病人溝通技巧之同理心運用】,由諮商心理師及社會工作師針對「病人最常問的三十個問題」提供模擬回應方式,讓讀者們可以透過具體的對話,學習如何運用「同理心」溝通的技巧,敬請期待。
©2013.03.22 Ruru~愛是真實地理解、真誠地傾聽
▼本文同步刊登於海豚灣部落格《陽光 ‧ 希望 ‧ 愛飛揚》:連結
▼延伸閱讀:【SNG連線】家屬支持團體──戲劇治療工作坊 (2013/03/22) (站長參與張嘉容老師的戲劇治療)
【SNG連線】當語言治療師 遇見 舞蹈治療師 (2013/03/12) (站長參與程芝鳳老師的舞蹈治療)
淺談生命回顧於安寧臨床之應用──安寧照顧基金會
芳香療法及健康照護──國科會科普知識專欄
手術前心理照護計畫對癌症病患的重要性──台灣癌症防治網 (有介紹肌肉放鬆訓練)
日本的森林治療 (目前日本有超過40個森林治療場所,森林步道是可以讓輪椅移動的)
Why do Minor Chords Sound Sad?
回覆刪除Th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states that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hypotheses, music does not directly describe emotions: instead, it evokes processes of will which the listener identifies with.
A major chord is something we generally identify with the message, “I want to!” The experience of listening to a minor chord can be compared to the message conveyed when someone says, "No more." If someone were to say the words "no more" slowly and quietly, they would creat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sad, whereas if they were to scream it quickly and loudly, they would be come across as furious. This distinction also applies for the emotional character of a minor chord: if a minor harmony is repeated faster and at greater volume, its sad nature appears to have suddenly turned into fury.
Th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applies this principle as it constructs a system which outlines and explains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musical harmon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you can googl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Bernd Willimek
Why do Minor Chords Sound Sad?
回覆刪除Th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states that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hypotheses, music does not directly describe emotions: instead, it evokes processes of will which the listener identifies with.
A major chord is something we generally identify with the message, “I want to!” The experience of listening to a minor chord can be compared to the message conveyed when someone says, "No more." If someone were to say the words "no more" slowly and quietly, they would creat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sad, whereas if they were to scream it quickly and loudly, they would be come across as furious. This distinction also applies for the emotional character of a minor chord: if a minor harmony is repeated faster and at greater volume, its sad nature appears to have suddenly turned into fury.
Th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applies this principle as it constructs a system which outlines and explains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musical harmon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you can googl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Bernd Willimek
我想找個跟我一樣身體不舒服的人說話
回覆刪除我想找個跟我一樣身體不舒服的人說話
回覆刪除